太陽能鍋創意料理
今早起床趕報告,跟著小朋友一起看公視的「下課花路米」。
這次他們去台北文山區的博嘉國小參加師生親子太陽能鍋創意料理大賽。
這是由大地旅行環境教育工作室指導的
http://earthpassengers.ngo.tw/
哇~~我真是大開眼界了!
原來,用紙箱、錫泊紙、黑色瓶子、陽光,
就可以料理出各式各樣的食物了~
真想來試試看!
....................................................................................................................
問:為什麼要使用太陽能燜燒鍋?
答:利用太陽能烹調食物不用燃燒任何東西(除了太陽自己),因此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
現在全世界大約有十萬人經常使用太陽能烹煮器來燒開水及煮東西。
如果有更多人知道這項實用的技術,那麼,一些貧窮地區的居民,便可以利用這個省錢的方法,來減輕生活負擔。
世界上有一些地方,有80%左右的家庭能源用在煮食,最主要的燃料來源有木頭及其它植物性材料。例如:在瓜地馬拉的婦女們要花五個小時左右撿拾木頭,但這只夠他們煮兩天。
用太陽能烹煮,提供了人們另一種選擇,一個可以有很多好處的新選擇。
問:為什麼要在台灣推廣?
答:台灣能源97%是從國外進口,包括:煤炭、核能、天然氣、石油。節約能源,就是減少對環境的傷害,又可以省錢。
使用太陽能燜燒鍋,你可以:
享受DIY的樂趣! 減少自己對環境帶來的壓力! 降低燃燒能源所造成的空氣污染!
還有……核廢料、依賴進口能源、消耗過多能源等問題……
製作原理:製作太陽能鍋的時候,須了解並應用三個自然原則: 光線照射到淺色或明亮的表面時,會被反射到另一個地方 當太陽光照射在深色的表面會轉變成紅外線輻射(熱) 陽光很容易穿過透明的窗戶,但紅外線輻射(熱)並不會如此,所以,熱可以被保存起來。
三種主要的太陽能鍋(僅供參考,你也可以創造出自己的太陽能鍋!)
資料與照片提供: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
1.箱型
基本上是一個頂部透明的保溫箱。有的把頂部傾向太陽。有的還加了幾片反光板。箱式太陽能鍋的好處是可以緩慢而均勻地烹調大量食品。
反光板的面積最好在0.7平方公尺以上
箱式: 一般說來,單鏡箱要瓦斯爐慢一倍。但因為烹煮過程不需要照顧,連開蓋防溢或者攪拌都不要,所以它比瓦斯爐要方便多了。
2. 拋物面型
通常是用一個碟形的反光碗把陽光彙聚在鍋底。好處是和用火爐一樣快。缺點是不容易製造、需要經常調整以追隨太陽、並可能燒焦食物及傷害眼睛,反光板的面積最好在1.5平方公尺以上。
拋物面: 傳統的拋物面太陽能鍋用起來和普通瓦斯爐相似。它在鍋底發熱。熱力強,煮得快。但食物會溢、會焦,要小心照看。
3.摺疊型
把貼了鋁箔的紙板折成許多不同的形狀,使陽光集中於鍋上。因熱力有限,通常要用一個塑膠袋或玻璃罩把鍋套起來保溫。這種設計的好處是成本低廉,方便攜帶又不佔空間 折疊式:折疊式太陽能鍋通常只能容納一口鍋,而且煮不了太多東西。但比單鏡箱要快些。有人發覺它加熱不均勻。有時要攪拌食物。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